從三年前開始,住在三樓75歲的吳大媽每次買米只敢買10斤,多了就提不上樓了。沒有電梯,哪怕是同住一棟樓,老鄰居們都快見不著面了。住在六樓的鄭大叔,是小區業委會主任,腿腳麻利,上下樓不費勁……按說,他還不是院里最需要電梯的人。但他看著老鄰居們為爬樓而犯難,鄭大叔覺得不牽這頭不行了,“對大多數人有利的事得抓緊做!”
但要裝電梯談何容易?每一層的鄰居都有不同意見。
鄭大叔所在的小區,一樓有不少是買房搬來的,住的有患病的老人、不太得意的中年人……對他們來說裝電梯是多此一舉,還影響采光;二樓主要是老住戶,但不裝電梯挨著墻也能勉強蹭下樓;三樓以上多盼著電梯,但也有個別年紀輕的不想費這個錢。
有了好想法,政策來助力。根據補貼政策,45萬一部的電梯,居民只要集資25萬。鄭大叔從每單元找一個積極分子,一共6個人,其中4個是黨員,最年輕的是他,最年長的82歲。
裝電梯過程中要做的事情太多。水電煤氣管線下地涉及多個部門,挖個電梯井也要跑一串單位。關鍵是這事沒人做過,得一步步摸索著來。整整一年下來,忙壞了幾位老人。鄭大叔最年輕,跑腿的事也都大包大攬了,除了回家吃飯睡覺,睜眼就是往外跑。
最大的麻煩不是手續,而是每個單元十幾戶鄰居幾十張嘴,但凡有一張嘴里蹦出個“不”字,電梯就裝不起來。三單元就因為一樓的不同意,工程一下停了半年。鄰居們有各種具體訴求,但補償多少沒個標準,懲罰更是不可能了。為了統一意見,幾位老人和社區干部跑上跑下,磨破了嘴皮。
第一次上門,一個一樓的鄰居信口開河就要天價補償?!芭尽?,鄭大叔氣得一拍桌子扭頭就走,“不談了!”五樓的鄰居把他拽住,“老鄭,把手揣兜兒里!”鄭大叔壓住火氣,一次又一次上門。了解到這個鄰居貧病交加,協調樓上樓下調整了對他的補償,到底做通了工作。
還有一次,一樓的鄰居講到生氣時,一把抓住鄭大叔的衣領。鄭大叔強忍著一動不動,心想“得忍著,鬧出事,電梯就黃了”。
支持的,克服一切困難把他們團結進來;反對的,聯合社區一起上門做工作。這是幾位老人的工作方法。
“做好事不能增加矛盾。涉及錢的問題,社區不做主,居民自行協商;需要做工作、跑代辦的,社區都幫我們辦了?!编嵈笫逭f,加裝電梯給社區街道的壓力非常大,但民意需要碰撞才能形成共識,特別感謝社區街道全力做好“保姆”、促成共識。
如今,鄭大叔所在的小區,電梯已經全部竣工,也完成了驗收和試運營。老樓加裝電梯給小區帶來了新氣象,幾年見不到的老鄰居又下樓走動了。
每看見一位老人,每聽說一個加裝電梯的故事,每發現一些老年群體可能存在的問題,都不由想到我們兩鬢蒼蒼、步履蹣跚的暮年時。相信隨著老樓加裝電梯、老舊小區改工程的快速推進,公共設施齊全、醫療救助方便、子女孝順乖巧的“老有所依”時代很快就要到來了。
?2016 華齡安康 版權所有 2016050514504564 營業執照注冊號91110108MA002LWJ48
北京華齡安康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齡出行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區長春橋路萬柳億城中心C1座705A
京ICP備16019094號 管理登錄 | 京ICP備16019094號 技術支持:三三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