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安全直接關系公眾切身利益,是社會各方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省人大常委會會議26日下午表決通過《福建省電梯安全管理條例》,該法規將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法規明確,對電梯使用年限達15年的老舊電梯要增加維護保養頻次和項目。
據了解,在去年我省電梯保有量就超過21萬臺,并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迅速遞增。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正進入或即將進入更新或大修期。為保證電梯安全性能,法規要求電梯使用年限達到15年或是受水災、火災、地震等災害影響的電梯,故障頻率高、影響正常使用的電梯,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委托有資質的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性能技術評估,并根據評估意見增加維保頻次和項目,或對電梯進行修理、改造、更新和報廢。
為保障電梯運行費用,解決電梯更新、改造、修理的費用問題,法規明確電梯日常運行費用和修理費用由電梯所有權人承擔,物業服務費用中電梯費用的收支情況應定期公布,接受業主監督。
同時對需要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維修電梯的情況也進行了明確,保證電梯得到及時更新、改造、修理。法規指出,住宅小區電梯出現緊急情況需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進行應急維修的,應按規定啟動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緊急使用程序,專項維修資金代管單位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經審核符合撥付要求的,代管單位應立即向專項維修資金專戶管理銀行發出劃轉專項維修資金的通知;代管單位逾期不審核的,視為同意。住宅小區電梯出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可按規定使用緊急情況小額專項維修資金。
什么樣的電梯應進行強制報廢,報廢的電梯再投入使用怎么辦?針對這些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法規也進行了回應,指出電梯無法修復或無改造、修理價值的,電梯安全性能技術評估結論為報廢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停止使用,及時予以報廢,并要對報廢電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電梯投入使用。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報廢電梯投入使用且逾期不改正的,處2萬元~10萬元罰款。
法規還要求,公眾聚集場所的電梯和住宅小區的電梯,應配備符合有關規定和標準的視頻監控設施。新安裝的乘客電梯應配備能夠實現遠程監測功能的裝置。在電梯顯著位置要標明使用管理單位的名稱和值班電話、維護保養單位的名稱和救援電話、電梯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警示標示等,并確保電梯緊急報警裝置有效使用和值班人員在崗。
法規還就電梯的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維護保養、檢驗檢測、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記者 李白蕾)
來源:福州日報
?2016 華齡安康 版權所有 2016050514504564 營業執照注冊號91110108MA002LWJ48
北京華齡安康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齡出行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區長春橋路萬柳億城中心C1座705A
京ICP備16019094號 管理登錄 | 京ICP備16019094號 技術支持:三三誠寶